馬爾康的美好風光-大藏寺及去見她的路上

有關宗教的歷史

大藏寺位於距馬爾康市城區108公里的大藏鄉春口村,由宗喀巴大師弟子查柯溫布堪欽阿旺扎巴于西元1414年創建的第108座,也是最後一座,屬格魯派,曾於1967年文革期間被毀,1983年經馬爾康縣人民政府批准開放,1993年開始對該寺院文物進行了更好的保護的以及對建築物的全面修復,2000年7月大藏寺重建完工。

大藏寺全景

穿越村落

自馬爾康松崗鎮至大藏寺至少有八十公里的山路,途經十幾個村落,其中二個村子令我印象深刻(石江咀、叢恩村); 一路走在峽谷之中,峻峭山形及碧緑深潭隨影相伴,我住的腳木足鄉白莎村對一般都市人來說已屬偏遠,而由白莎村再進入大藏鄉說是「行入深處」極為貼切。

石江咀村,此村將因為 双江 口水壩工程被淹没,而居民預計於五年內撤村。
双江 口工程

石江咀村入口

石江咀村居民

石江咀村一帶晨光

石江咀至孔龍村間景色宜人

謙和於行禮之間

此行朋友的媽媽及阿姨一起同行,對藏族朋友而言是盡孝道,帶著母親及長輩圓一個朝聖的心願,對我而言則是一個學習機會,跟著長輩用謙卑的態度、放下自我,專注在每一個行禮之中。

一對知足的姐妹

準備參拜及供品

我曾觀察,現代人在法像前自然而然的彎身曲膝行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總是會先帶著疑惑,包括我自己也一樣;並不是看到對錯問題,而是發現這是很好的觀察自己的機會,做與不做之間,內心掙扎的是什麼?其實在看到藏民們全心投入專注在每一個動作的當下,還真羨慕他們念頭的單純,相信就是相信,單純的做吧。

慢行於寺區

大藏寺內設有不同的殿堂,供奉不同的法像,我們皆依序膜拜,過程簡單又寧靜,每一個殿堂不大,且都有把鎖,鑰匙就在旁邊,參拜完後就再自己把鎖帶上,下一個信徒會依樣照做。

自己開鎖

環抱於寺區草甸之中

走完每一個殿堂,長輩們滿足的拿出家裡帶來的烤膜、香腸、香豬腿,我們自在舒服的在草地上席地而坐,享受著美味野餐,就在大藏寺的全景之中。

或許在夏季,我重返此處,見一見一遍緑草如蔭的景色

叢恩村

叢恩村位於馬爾康縣沙爾宗鄉,2012年被收錄於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之中,為第一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寨之一,“叢恩”當地藏語意為“菩薩保祐”,民居建築大多建於清至民國時期,形似碉樓,四至七層不等,一般高達十余米以上,是最具典型的嘉絨藏族村寨,保持了嘉絨先民“壘石為室”的傳統石木建築風格,屬於“石室文化”的“邛籠體系”建築類型。其中較為典型的克莎民居建於清代晚期。迄今為止,沙爾宗鄉叢恩村克莎民居是保存最為完整的“邛籠體”建築。

全村仍有不少居民居住,環境寧靜清幽,村內有一戶保存甚為完整的古老民居為藏族朋友阿姨媳婦的娘家,特別讓我們入內參觀,整棟雖已無人居住,但結構完好,保存完整,仍可見到當年居民居住於此的部份工具及設備; 我與朋友逐層探訪,可以感受到這位年輕友人對於傳統嘉絨文化的熱愛及珍惜,對於每一個古老的智慧他都視為珍寶,他興𡚒的程度與我真是不相上下。

若不趕時間,用一整天的時間,馬爾康進入大藏寺沿途都值得細細欣賞,除了自駕,也有公交車,或許下回,我可以體驗一下公交車模式!